• <strike id="au02q"></strike>
    <strike id="au02q"></strike>
  • <del id="au02q"><dfn id="au02q"></dfn></del>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年報 > 區政府

    興慶區人民政府2021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時間:2022-01-27 來源:興慶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字號: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711號)規定和《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21〕30號)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特向社會公布《興慶區2021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所列數據統計時限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本報告電子版可在銀川市興慶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470076.com/)查閱或下載。

    一、總體情況

    興慶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政務公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銀川市關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相關要求和部署,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準確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全面落實主動公開要求,依法依規做好依申請公開,穩步推進政府信息管理,持續加強公開平臺建設,完善健全監督保障機制,確保實現公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范圍廣泛的良好局面,進一步推動興慶區政務公開工作在“十四五”階段作出新貢獻。

    (一)主動公開方面

    興慶區以《條例》為依據,對照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三級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積極做好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工作。共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公示欄、新聞媒介等各類渠道公開政府信息3.6萬余條,其中:行政規范性文件4份,政策解讀率100%,圖解率100%;開展“政府開放日”活動15次,收到并答復義務教育、城市綠化、健康養老等方面建議意見16條;編制政府公報3期。另外,及時公開政府工作報告、財政預決算信息、為民辦實事、人大政協議案建議提案辦理情況等,并做好教育醫療、養老服務、穩崗就業等群眾熱切關注點及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二)依申請公開方面

    切實推進依申請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健全規范登記、辦理、答復、歸檔等工作流程,完善辦理會商機制,加強部門協作研究,確保辦理高效規范,答復明確合法,防范法律風險。以《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規范》為依據,及時與法律顧問溝通銜接,依規按期進行答復。準確適用依申請公開各項規定,從嚴把握不予公開范圍,對法定不予公開條款堅持最小化適用原則,切實做到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同時優化依申請工作規程,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依申請公開培訓2次,依托政府網站管理平臺,對興慶區線上依申請件進行全量全流程監管,嚴格平臺使用規范。強化對各部門依申請公開工作的指導,切實提高線下申請的接待、咨詢和服務水平,在依申請辦理過程中注重與申請人的溝通交流,全面掌握申請人訴求,有針對性地提高辦理質量。

    2021年,興慶區本級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5件、上年結轉1件(其中:信函申請12件,網上申請8件,當面申請6件),其中予以公開6件、不予公開1件、部分公開4件、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11件,逾期未補正、放棄申請、申請信息不存在的4件,辦結率100%。申請內容涉及個人征地拆遷相關資料、物業招投標信息、興慶區政務公開事項清單目錄等,申請人主要用于佐證訴調、論文撰寫。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54號)、《自治區人民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抓緊落實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重點任務的通知》(寧政公開辦發〔2020〕6號)、《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全區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實施意見》(寧政辦發〔2020〕15號)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全區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政務信息發布規程>的通知》(寧政公開辦發〔2020〕18號)有關要求,進一步規范和細化政府信息管理工作。一是健全工作指引體系。印發《銀川市興慶區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銀川市興慶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2021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編發的通知》《銀川市興慶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銀川市興慶區“政府開放日”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下發《興慶區政務公開事項清單目錄》,明確公開內容、要素、主體,以制度促規范。二是推進公文公開屬性標注。將屬性審查范圍拓展至部分黨政信息。2021年,審核政府(辦)公文262件,此件公開類54件,主動公開率達100%。三是落實政府信息發布審查制度。梳理政府信息在公開平臺發布欄目、信息,堅持發布前“三審三校”嚴抓審核,發布后定期復核,實現文件有效性管理。

    (四)平臺建設方面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國辦發〔2017〕47號)《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及《自治區人民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務新媒體管理工作細則(試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強化“兩微一端”平臺建設,優化完善公開平臺渠道,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一是深化信息公開平臺建設。進一步規范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設置,對原有欄目進行全面整合并更新維護,重新梳理出法定主動公開欄目41個,歸并、建設二級欄目82個,專題欄目10個;嚴格落實政務新媒體分級備案制度,深入推進政務新媒體清理規范和優化整合,動態調整興慶區政務新媒體矩陣,并在政府門戶網站分類展示。2021年,累計完成30個政務新媒體賬號在全國政務新媒體報送系統的備案工作,將興慶區公安系統新媒體賬號納入監管范圍。截至目前,興慶區已備案政務微博49個、政務微信14個、第三方平臺1個;持續完善政務服務大廳、市民驛站等場所政府信息查閱點建設。2021年,興慶區共打造27個村(居)級政府信息查閱點,做到轄區鄉鎮、街道全覆蓋,提供政府信息查詢、辦事咨詢答復等服務,為人民群眾獲取和查閱信息提供切實便利,切實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不斷提升政府信息傳播力和影響力。二是強化公開平臺日常監管。根據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相關單項否決指標,采取日巡查、周普查、季度通報等方式,常態化監管64個政務新媒體賬號和應用情況。三是優化政府信息發布。組織指導興慶區政府各部門、各鄉鎮街道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信息發布渠道,在做精主題策劃、做活政策解讀、做實在線服務上下功夫,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為興慶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奮進力量。

    (五)監督保障方面

    為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全面有效落實,興慶區著重從隊伍架構、機制建設、考核考評、培訓指導、社會評議等方面強化監督保障。一是增強隊伍建設。興慶區政務公開辦公室配備3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各鄉鎮街道、政府各部門做好政務公開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信息動態更新并登記備案,責任到人,夯實基層政務公開隊伍,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有效落實。二是強化監督考核。將政務公開納入政府年度綜合目標考核體系且賦分占比4%,制定考核細則,對照自治區、銀川市季度通報及第三方評估反饋情況及時做好整改,每半年下發一次督查通報,并結合日常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打分,及時約談考核排名落后單位,讓監督機制的剛性約束作用充分發揮。三是提升業務素養。參加自治區、銀川市政務公開工作專題培訓2次;組織各部門、各鄉鎮街道開展政務公開工作培訓2次,累計參學人員 100余人,培訓內容涉及《條例》修訂及適用、依申請辦理、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等,并對網站實際操作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指導,進一步提升各單位政務公開水平。四是提高社會評議質效。嚴格按照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令第 711 號)規定和有關法律、法規,充分發揮公眾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監督作用,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積極邀請義務監督員、行業代表等群眾團體參與興慶區“政府開放日”系列活動,收到并答復義務教育、城市綠化、健康養老等方面建議意見16條。堅持把社會評議作為外部監督的重要方式,落實政務公開義務監督員制度,推進政務公開“關口前移”,實現多方互動共管模式,確保興慶區政務公開工作高效、規范、有序開展。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信息內容

    本年制發件數

    本年廢止件數

    現行有效件數

    規章

    0

    0

    0

    行政規范性文件

    2

    7

    17

    第二十條第(五)項

    信息內容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行政許可

    7993

    第二十條第(六)項

    信息內容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行政處罰

    3966

    行政強制

    6

    第二十條第(八)項

    信息內容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行政事業性收費

    6765.83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申請人情況

    自然人

    法人或其他組織

    總計

    商業

    企業

    科研

    機構

    社會公益組織

    法律服務機構

    其他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13

    0

    0

    0

    12

    0

    25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1

    0

    0

    0

    0

    0

    1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一)予以公開

    4

    0

    0

    0

    2

    0

    6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1

    0

    0

    0

    3

    0

    4

    (三)不予公開

    1.屬于國家秘密

    0

    0

    0

    0

    0

    0

    0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0

    0

    0

    0

    0

    0

    0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0

    0

    0

    0

    0

    0

    0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0

    0

    0

    0

    0

    0

    0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0

    0

    0

    0

    0

    0

    0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0

    0

    0

    0

    1

    0

    1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0

    0

    0

    0

    0

    0

    0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0

    0

    0

    0

    0

    0

    0

    (四)無法提供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6

    0

    0

    0

    5

    0

    11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0

    0

    0

    0

    0

    0

    0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0

    0

    0

    0

    0

    0

    0

    (五)不予處理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0

    0

    0

    0

    0

    0

    0

    2.重復申請

    0

    0

    0

    0

    0

    0

    0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0

    0

    0

    0

    0

    0

    0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0

    0

    0

    0

    0

    0

    0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0

    0

    0

    0

    0

    0

    0

    (六)其他處理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1

    0

    0

    0

    0

    0

    1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0

    0

    0

    0

    0

    0

    0

    3.其他

    2

    0

    0

    0

    1

    0

    3

    (七)總計

    14

    0

    0

    0

    12

    0

    26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0

    0

    0

    0

    0

    0

    0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行政訴訟

    結果維持

    結果
    糾正

    其他
    結果

    尚未
    審結

    總計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復議后起訴

    結果
    維持

    結果
    糾正

    其他
    結果

    尚未
    審結

    總計

    結果
    維持

    結果
    糾正

    其他
    結果

    尚未
    審結

    總計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主要問題

    一是部分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的理論學習研究仍需加強,不斷提升對《條例》等規定內容的準確把握;二是政務公開標準化建設仍需要進一步深入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有待進一步落地;三是政策解讀方式和效果欠佳,有待進一步豐富、提高。

    (二)改進措施

    一是進一步抓好《條例》等政府信息公開規定的宣貫工作,做好政務公開培訓,切實提高培訓質量。加強日常工作指導,定期總結和匯編典型案例,不斷提高政務公開工作人員工作水平。二是繼續抓好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持續推進標準目錄優化細化,推進標準成果落地。三是推進規范性、政策性政府文件解讀全覆蓋,重點提高解讀精準性。繼續豐富解讀形式,統籌運用文字解讀、媒體解讀、視頻、圖解圖表等多種形式進行政策解讀,有針對性的回應群眾對政策文件的關注點、疑惑點。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一)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落實情況。一是主動公開各類規劃計劃。梳理興慶區“十四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計劃),做好興慶區本級歷史規劃(計劃)的歸集整理,開設專欄集中展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進展和成效。主動公開各類規劃信息10余條,引導社會積極支持、監督各項規劃實施。二是推進市監領域信息公開。嚴格落實市場監管行政執法公示制度,按照“誰執法、誰公示”原則,明確公示內容的采集、傳遞、審核、發布等職責,嚴格落實“三審三校”制度,規范信息公示內容,依托網站、政務新媒體等渠道,向社會公開行政執法信息、結果信息、消費警示等。圍繞市場需求,做好市場監管規則和標準信息梳理、發布工作,在政府網站以專題形式全面展示。三是細化財政領域事權信息公開。持續深化財政預決算公開,定期對興慶區本級及各預算單位預決算公開情況進行全面核查,做好直達資金的主動公開,加大惠民惠農政策和資金發放信息公開力度,進一步推動補貼信息公開向村(居)等基層單位延伸。四是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信息公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以及自治區、銀川市新冠肺炎疫情防范工作系列部署要求,權威準確發布新冠肺炎防控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通過政府網站、“美麗興慶”微信公眾號,更廣范圍傳播最新疫情防控政策、確診病例及活動軌跡、社會捐贈等權威信息,累計閱讀量超5萬次。同時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渠道,主動聽取、收集各類疫情防控意見建議。對收到的14條防控建議,均及時轉送相關部門,并反饋處理結果。五是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歸集整理社會公益事業建設、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教育、環境保護、穩崗就業等重點領域的公開信息,并在政府門戶網站開設專欄歸集展示,發布相關信息470余條。六是完善規范性文件梳理公開。繼續推進行政規范性文件集中公開,梳理出本級人民政府、各部門現行有效的行政規范性文件17件,并對行政規范性文件清理情況、結果,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專欄全面公開。

    (二)為民辦實事、人大政協議案建議提案辦理公開情況。2021年,興慶區政府共承辦為民辦實事10件,涉及10個職能部門;人大議案5件、代表建議32件,涉及15個鄉鎮(街道)和21個職能部門;共辦理政協提案37件(其中重點提案10件),涉及15個鄉鎮(街道)和 15個職能部門;已全部辦復并按程序公開。

    (三)信息處理費收取情況。2021年,興慶區在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過程中,未發生收取信息處理費情況。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