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au02q"></strike>
    <strike id="au02q"></strike>
  • <del id="au02q"><dfn id="au02q"></dfn></del>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府部門信息公開 > 興慶區政府辦公室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區政府(辦)文件

    • 116401020100910736/2024-00073
    • 銀興政辦發〔2024〕34號
    • 興慶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興慶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有效
    • 2024年08月09日
    銀川市興慶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興慶區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時間:2024年08月09日 來源:興慶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字號: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政府各部門并有關單位:

    現將《興慶區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銀川市興慶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8月7日????

    (此件公開發布)

    興慶區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做好興慶區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促進農民工群體就業增收,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銀川市委和政府關于促進農民工就業增收工作部署,扎實做好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助推興慶區就業創業工作更高質量發展。到2024年底,實現興慶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數量達到7000人以上,工資性收入達到9000萬元以上。

    二、重點任務

    1.推動產業發展擴大農民工就業。按照“一產抓特色、二產擴規模、三產促轉型、整體強提升”發展要求,大力實施產業提質升級行動,促進農村多元化就業。著重抓好興慶區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建設項目和賽科星“2+1”規?;腔勰翀?、現代嘉誠智慧牧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吸引更多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創業。積極爭取自治區重點項目支持,充分發揮吸納就業示范引領作用,為農民工提供更多就近就業機會。(牽頭單位:農業農村和水務局,責任單位:發展和改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鄉鎮)

    2.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帶動就業。舉辦興慶區第三屆“數字賦能”創新創業大賽,搭建涉農創業項目展示交流平臺,提升鄉村領域創業創新項目知名度。引導農民工返鄉入鄉創業、多渠道靈活就業,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按規定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對個人創業、合伙創業的,分別給予最高30萬元、4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對首次創辦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且正常經營3個月以上的給予一次性3000元創業補貼,1年以上的給予一次性1萬元創業補貼(兩次申領最高不超過1萬元)。(牽頭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發展和改革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各鄉鎮)

    3.促進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就業。加大鄉村振興銜接資金保障力度,優先支持聯農帶農富農產業發展。落實脫貧人口(監測對象)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幫扶車間就業、易地轉移就業等政策措施,促進穩定就業。實施“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將監測對象家庭子女納入雨露計劃助學補助范圍,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3000元提高到4000元(從2023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牽頭單位:農業農村和水務局,責任單位: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鄉鎮)

    4.挖掘培育一批涉農勞務品牌。結合興慶區實際,依托花卉特色產業,打造“興慶花匠”勞務品牌;聚焦養老護理產業,打造“興慶護工”勞務品牌,促進興慶區花卉、養老護理產業規范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借助品牌效應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提高勞務輸出質量,帶動就業創業、助推產業發展效果顯著增強。積極幫助勞務品牌從業人員自主創業,在創業指導、創業擔保貸款等方面給予支持。對勞務中介組織、勞務經紀人在相關部門注冊登記,各項證照齊全且組織農村轉移就業人員的,按照《興慶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過渡期產業扶持政策(暫行)》(銀興政辦規發〔2022〕4號)有關要求給予支持獎勵。(牽頭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責任單位:婦聯、發展和改革局、民政局、財政局、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各鄉鎮、街道)

    5.充分發揮農民工勞務協作機制作用。持續深化與福建等省區勞務合作,強化用工信息聯通。發揮鄉鎮勞務工作站協調作用,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與就業服務,幫助有意愿的農民工外出務工。對外出務工的監測對象、脫貧戶家庭勞動力分檔給予一次性交通獎勵。其中跨縣、跨省連續穩定務工就業6個月以上的分別給予400元和1200元交通獎勵。(牽頭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責任單位:財政局,各鄉鎮)

    6.健全農民工用工信息對接機制。發揮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勞務中介機構、勞務經紀人作用,利用微信群、美麗興慶和興慶就業公眾號、直播帶崗等多種形式開展用工需求、人力資源信息對接交流,將崗位信息及時推送給農民工和用工企業,引導有序外出務工。對吸納符合條件農民工就業、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企業給予企業實際繳費部分不超過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牽頭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各鄉鎮、街道)

    7.優化農民工公共就業服務。完善失業農民工再就業幫扶機制,常住地、就業地、戶籍地、參保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及時對其進行失業登記,“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納入就業援助臺賬。結合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農民工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推廣“直播帶崗”等新模式,加密線上線下求職招聘,優化“互聯網+”線上服務,滿足農民工多樣化求職需求。開展“1311”就業幫扶,對有就業需求的農民工至少提供1次職業指導、3次適合崗位信息推薦、1次職業技能培訓和每月1次跟蹤服務。(牽頭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總工會、婦聯、殘聯、農業農村和水務局、退役軍人事務局,各鄉鎮、街道)

    8.開展技能培訓提升農民工就業能力。針對不愿外出務工的農民提供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組織新生代農民工積極參加自治區高素質青年農民服務鄉村能力提升培訓,農村婦女參加“馬蘭花”電商直播創業培訓,提升農業農村產業發展能力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管理能力,組織困難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幫助農民穩定收入。支持企業、職業培訓機構等采取“訂單式、定崗式、定向式”等培訓方式,圍繞市場緊缺工種,為有就業意愿的農民工開展針對性技能培訓、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提升就業技能。積極開展助農勞動競賽活動,培養一批高技能農業人才和鄉村工匠。(牽頭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團委、總工會、婦聯、殘聯、發展和改革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應急管理局,各鄉鎮)

    9.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權益。進一步完善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指導企業依法合規用工,維護中小微企業、新業態經濟、平臺經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尊重大齡農民工就業需求和企業用工需要,指導企業根據農民工身體狀況合理安排工作崗位,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務協議,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定期開展職業健康體檢,不得以年齡為由“一刀切”清退。組織農民工加入工會組織,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為有就業需求的大齡農民工免費提供求職登記、崗位推薦、零工信息等公共就業服務。持續深化推進根治欠薪,暢通線上線下維權渠道,依法依規快立、快結、快處拖欠農民工工資等違法問題。加大勞動爭議處理力度,快調速裁勞動爭議糾紛,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牽頭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責任單位:總工會、發展和改革局、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各鄉鎮、街道)

    10.鼓勵就業幫扶載體吸納農民工就業。引導企業優先留用農民工,對失業的優先提供轉崗服務,幫助盡快實現再就業。將農民工特別是脫貧勞動力作為有組織勞務輸出的優先保障對象,推動脫貧人口愿出盡出。將吸納脫貧人口就業數量作為認定就業幫扶車間的基本標準,利用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對就業幫扶車間吸納脫貧人口就業給予獎補。對就業幫扶車間,按照吸納11-20人、21-30人、31-100人、100人以上(其中監測對象、脫貧戶不少于30%),穩定務工時間在6個月以上的,分別一次性獎勵2萬元、3萬元、6萬元、10萬元。(牽頭單位:農業農村和水務局,責任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業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局,各鄉鎮)

    11.突出易地搬遷移民安置區農民工幫扶。對掌政鎮新創家園社區、月牙湖鄉移民安置區給予重點幫扶,在就業補助資金、人才培養、職業技能培訓、公共就業服務、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持續實施就業幫扶專項行動,積極開展崗位投放和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大力挖潛產業項目、企業實體、重點工程和就業幫扶車間就業崗位,帶動更多農民工就業,重點要確保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保持總體穩定,確保不發生規模性失業返貧風險。深化易地搬遷安置區按比例安排就業機制,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安置區周邊基層服務管理和公共服務項目安排部分崗位用于吸納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易地搬遷群眾就業。(牽頭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責任單位:發展和改革局、財政局,各鄉鎮)

    12.加大農民工托底保障力度。按照“按需設崗、以崗聘任、在崗領補、有序退出”的要求,統籌用好現有各類鄉村公益性崗位,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且有就業意愿、有能力勝任崗位工作的脫貧人口實施安置。鼓勵有條件的用人單位依法與公益性在崗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按規定為其參加工傷保險或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強化低收入人口動態預警監測,對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農民工及時予以社會救助。(牽頭單位:農業農村和水務局,責任單位:總工會、民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鄉鎮)

    13.落實就業政策引導促進農民工增收。按照自治區、銀川市涉農獎補政策和《興慶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獎勵扶持政策(暫行)》,對年務工累計6個月以上脫貧戶和監測戶給予2000元-5000元勞務補助,引導農村勞動力積極就近或外出務工就業,所需經費從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列支。實施“陽光助殘小康計劃”,重點扶持引導農村貧困殘疾人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給予4000元/戶資金補貼,激發殘疾人增收內生動力。(牽頭單位:農業農村和水務局,責任單位:殘聯、財政局,各鄉鎮)

    14.提升鄉村文旅產業發展水平。聚焦文化和旅游產品及服務,打造文化旅游類勞務品牌。持續優化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加強特色旅游村建設,爭取創建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和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打造鄉村特色旅游村3個,持續打響鄉村旅游品牌。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提升鄉村多元價值,加快三產融合、產村融合。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提升都市田園綜合體功能,開展工會職工“療(休)養進田園活動”,推進鄉村休閑游全域化、鄉村產業結構多元化和鄉村消費業態多樣化發展,以鄉村產業集群發展帶動就業。(牽頭單位:農業農村和水務局、文化旅游體育廣電局,責任單位:總工會、財政局、自然資源局,各鄉鎮)

    15.提升農民工資及經營性收入。深入實施“一鄉一業”強鄉富民行動,培育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鄉域富民產業。著力培育發展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提升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水平和帶動能力,促進農村多元化就業。挖潛產業項目、企業實體、重點工程和就業幫扶車間就業崗位,帶動更多農民工就業增收。大力推廣新品種新科技,探索“企業有償墊付成本、農戶照章種管、產值協商保底、市場共同考察、產品完全回收”新模式,讓農民跟著先進學、跟著先進干、跟著先進賺。(牽頭單位:農業農村和水務局,責任單位:各鄉鎮)

    三、工作要求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政府區長負總責、政府分管副區長抓協調、部門聯動落實的推進工作機制。各部門單位要樹立就業優先導向,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主動走出去拓展市場,積極請進來加強對接,實現供需精準匹配,扎實推進農民工高質量充分就業。

    二要加強資金保障。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大資金籌集力度,統籌用好就業補助資金、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及其他資金,加強資金使用績效評價和資金監管,提高使用效益。嚴格履行程序規定,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嚴肅查處騙取套取、虛報冒領等違法違規行為,保障資金安全運行。

    三要加強督導宣傳。有關部門單位要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大力宣傳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典型經驗和先進人物,打造就業創業在興慶宣傳欄目,講好興慶就業創業故事,引導廣大農民工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大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就業、支持就業的濃厚氛圍。將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納入效能考核評價體系,政府督查室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工作督導,推進各項措施落實落細。

    ??

    ????附件:興慶區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重點任務責任清單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