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興慶區“理想信念之光”愛國主義思政課在銀川市實驗中學開講,活動以“現場課程講授+線上同步直播”方式開展,共計3萬余名學子同上一堂思政課。
本次課程以“理想信念之光”為主題,通過“何以中國·傳承”“何以閃耀·擔當”“何以致遠·奮斗 ”三個篇章,以“情景演繹+實踐講述+藝術展演”的豐富形式,由主講人與有為青年、行業代表、優秀師生代表進行交流,傳遞身邊榜樣的力量,激發“大思政課”的活力,鼓勵青年學子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讓青春在奮斗中綻放光芒。
在現場課堂的第一篇章“何以中國·傳承”環節,由興慶區唐徠小學教育集團、興慶區景岳小學、銀川市二十中學分別帶來的紅色情景劇《永遠的九歲》《黨的好兒子崔景岳》和舞蹈《八女投江》,讓廣大師生感受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在第二篇章“何以閃耀·擔當”環節,紅領巾尋訪全國優秀消防站青年代表焦瀟瑋,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孫夢春上臺講述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故事,讓大家現場感受最美逆行者和優秀青年的榜樣的力量;在第三篇章“何以致遠·奮斗”環節,為榮獲全國“新時代好少年”的馬懿同學頒發證書和獎杯,二十三小教育集團的少先隊員們集體朗誦《以少年之我 擔時代之責》,號召廣大學子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
近年來,興慶區堅持立德樹人根本目標任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推動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著力構建縱向銜接、橫向貫通、有機融合的興慶區“大思政”教育體系。各中、小學實行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學校黨組織書記帶頭講黨課、團課、思政課,構建協同育人新格局。借助課上課下、校內校外、理論實踐“三結合”,打造“名師講思政”“名師帶骨干”“骨干帶徒弟”等教研品牌,深入推進“守正創新 培根鑄魂”“立德為主旨 學習是核心”等系列培訓,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打造興慶區“石榴籽”精品課等600余節思政品質示范課,統籌做好全方位、全過程的思政教育工作。
“興慶區歷來高度注重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當好學生引路人。”據興慶區教育黨工委專職副書記、教育團工委書記董元珺介紹,下一步興慶區將充分結合實際,創新活動方式、拓展活動內容,不斷提高思政教育針對性和吸引力,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系統性和親和力、感染力,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